日韩欧美视频在线_五月天精品视频在线观看_日韩AⅤ精品国内在线_欧美日韩午夜大片在线观看

  • <bdo id="cx6rv"></bdo>

    <ruby id="cx6rv"><strike id="cx6rv"></strike></ruby>
    <address id="cx6rv"><var id="cx6rv"><strike id="cx6rv"></strike></var></address>

    探訪中國百年紅茶“坦洋工夫”發(fā)祥地
    茶友網首頁 個人中心
    下載APP 下載APP
    手機訪問 手機端二維碼
    一頭大象-普洱茶

    探訪中國百年紅茶“坦洋工夫”發(fā)祥地

    △資料圖:福安市社口鎮(zhèn)坦洋村

    在中國百年紅茶“坦洋工夫”的發(fā)祥地——福建寧德福安市社口鎮(zhèn)坦洋村,一條整潔寬敞的千米長街兩旁,茶行一字排開。

    坦洋村村民李巖忠也在街邊開了一間茶行。2010年,在外經商的李巖忠看到“坦洋工夫”品牌逐漸復興,回村創(chuàng)立一家茶作坊,制作傳統(tǒng)工藝的茶葉,并將每年的收益投入購買制茶設備,逐步擴大加工規(guī)模。

    △資料圖:坦洋村內保存完好的老建筑

    經過多年的發(fā)展,李巖忠的茶作坊已變?yōu)?00平方米的加工廠,年產茶達7萬多斤。為了擴大輻射效應,李巖忠還和村民投入160萬元人民幣,于2014年注冊成立“福安市坦洋領頭洋合作社”。

    李巖忠稱,現(xiàn)今合作社每年要收購茶青35萬斤,帶動農戶300多人;希望不斷壯大合作社,實現(xiàn)種植、采摘、加工和營銷一體化,發(fā)展休閑茶旅,吸引更多客商來村收購茶葉,提升村民收入。

    △資料圖:坦洋村古茶行(橫樓)

    走進坦洋村,村內仍保留著古民居、古茶行(橫樓)、炮樓、廊橋、祠堂等清代風格建筑,訴說著坦洋茶的悠久歷史。

    坦洋村民世代以茶為生。相傳,清咸豐、同治年間,坦洋茶商胡福四(又名胡進四)試制紅茶成功,經廣州運銷西歐,茶商接踵而來并設洋行。1915年,“坦洋工夫”紅茶榮獲巴拿馬萬國博覽會金獎,成為當時歐洲最流行的飲品之一。坦洋村駐村第一書記繆增穎稱,當時從國外寄到坦洋村的信件,地址欄只需寫上“中國坦洋”,便能準確無誤地送到收信人的手中。

    抗日戰(zhàn)爭時期海路中斷,貿易受阻,“坦洋工夫”逐漸走向沒落。2006年起,在政府和茶人推動下,“坦洋工夫”重新回到人們的視野。

    △資料圖:早年的制茶工具

    作為“坦洋工夫”創(chuàng)始人之一胡福四的后人,胡新穎早年赴香港創(chuàng)業(yè),2009年回鄉(xiāng)投資800萬美元成立新世基坦洋(福建)茶業(yè)集團有限公司,并在坦洋村建設茶文化園。該公司總經理胡少惠稱,她的哥哥胡新穎回鄉(xiāng)投資,源于福安市政府的一次赴港招商,也希望重塑“坦洋工夫”品牌,帶動父老鄉(xiāng)親增收致富。

    如今,公司加工廠一年茶葉產量2萬斤,帶動200多戶農戶,每戶每年收入達6萬余元人民幣。胡少惠說,公司所產茶葉主要銷往香港市場,隨著“坦洋工夫”品牌越來越響,將進一步拓展“一帶一路”沿線國家等海外市場。

    近幾年,“坦洋工夫”迎來了黃金發(fā)展期,不僅獲得“中國馳名商標”認證,2013年再次榮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紅茶國際金獎,2015年代表中國茶葉在意大利米蘭世界博覽會亮相。

    創(chuàng)建于1958年的福安市坦洋茶場,一直專注于生產“坦洋工夫”紅茶,現(xiàn)有無公害茶園1800畝。今年5月,福安市坦洋茶場引入智慧茶園綜合管理平臺,實現(xiàn)園區(qū)布局GIS(地理信息系統(tǒng))展示、生產環(huán)境可視化等茶園數字化管理。

    坦洋茶場場長鄭明星表示,下一步計劃將“智慧茶園”逐步輻射至周邊茶園,并推出定制茶園、招募愛心茶園主,讓茶園主喝上放心茶的同時,還能體驗茶事活動。

    據統(tǒng)計,坦洋村現(xiàn)有茶園4911畝,有茶廠(家庭作坊)35家、茶店(茶行)18家,涉茶人員1712人。該村年產干茶736.65噸、產值6224萬元人民幣,2019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過2萬元人民幣。

    繆增穎表示,村里將持續(xù)推進茶葉品種改造,將坦洋打造成文化旅游相結合的“智慧茶谷”。

    來源:中國新聞網,信息貴在分享,如涉及版權問題請聯(lián)系刪除